我不是藥神 | 渴望活著
最近,由文牧野導演,徐崢主演的電影《我不是藥神》上映4天,票房已經飆升至14億。 這部電影一上映就點燃了華語片票房,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9.0的高分,而上一次公映的華語片獲得如此高分的還是2002年的《無間道》的9.1分,在9分以上的電影裏面,還有諸如《大鬧天宮》、《霸王別姬》、《大話西遊》等經典傳奇。 那麼,這部與經典匹敵的電影裏,藏著什麼樣的秘密? (以下內容可能包含劇透,未看的夥伴慎點!!) 故事發生在2002年,男主程勇(徐崢飾)是一個情趣品小店的店主,主賣印度神油,終日蓬頭垢面,外表到內裏都很油膩,好像一只混吃等死的螻蟻。 本會一輩子碌碌無為的他,卻因為老父親病重,兒子無人看管,手頭拮据最終鋌而走險。 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到程勇,托他從印度代購一種叫格列寧的仿製藥物,藥效能夠達到正版藥物的99.7%。這種藥的正版在國內賣三四萬一瓶,而印度仿製藥幾百塊的進價,程勇賣五千一瓶。 為了打開銷路,呂受益引薦程勇認識了病友群的群主思慧、懂英語的神父,還有一大堆病友群的群主。 這樣一個底層人物,沒得到榮耀,沒感受過愛,卻誤打誤撞因為買藥這件事情成為了“活菩薩”、“藥神”,感謝的錦旗一摞摞地被送來,他感受到了自己突然成為了一個“英雄”。 這種英雄主義,聽上去很諷刺,但這卻是社會裏最缺乏的一種英雄主義——個人英雄主義。不管世俗眼光,社會規則,我只需要對得起愛我的人,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 是他想當救世主的嗎?不,他拿到印度廠方的中國代理權——他只想賺錢。 電影的英文版名字是:Dying to survive,渴望活著,也是對所有角色最好的概括。 程勇通過販賣走私藥物,逐漸地積累財富,但因為名聲在外,危險也慢慢靠近。妨礙了假藥的騙子的財路,被騙子威脅,他準備脫離這筆危險的生意。 害怕被抓,這是每個人最原始的求生欲。他在一個雨夜宣佈了散夥,對不理解的眾人嚷嚷:我就是個賣神油的,我管得了這麼多人嗎? 把代售權給了騙子張長林後,張長林哄抬藥價到2-3萬一瓶,白血病人又陷入了無錢買藥的死胡同,張長林被人舉報後開始跑路,整個市場徹底斷藥了!白血病人們更加走投無路。 曾經和程勇一起打拼生意的呂受益也因為無錢、無藥,選擇了自殺,已經金盆洗手開了制衣廠的程勇心裏受到了巨大衝擊。人性開始復蘇,他再次擔負起了走私藥物的風險,這一次,他只賣500元,這是成本價。 後來,藥廠被正版藥公司起訴、停止生產,只能採取從藥店回購藥物的方式保證供貨,每瓶藥成本回到了2000元,但是程勇依然只賣500元,每月虧損幾十萬,用制衣廠的錢補貼藥品。眾人感到不解,他卻只有一句話:“就當是我還給他們的了。” 這個時候的他,已經不再是想自己活下去了,他想要更多的人活下去。當得力助手黃毛為了讓他躲避員警的追查,故意開著裝滿藥物的皮卡誤導員警,最後出了車禍,他更是泣不成聲。 這時的他,已經真正成為慢粒白血病人眼中的救世主。白血病人們被拉去問話,都不願意出賣他。 但法大於情,走私藥品的違法行為,還是讓他身陷牢籠。在去看守所的路上,馬路兩旁站滿了病友,這些感恩的人夾道相送的場面,讓每一個看的人都忍不住熱淚盈眶。程勇的眼中更是流露出感動和欣慰,我相信這一刻他不會後悔。而這個社會,良知也不會被泯滅掉。 電影裏有一句臺詞:世界上只有一種病,窮病,這種病你沒法治,你也治不過來。 錢是一種手段,貧窮是一種病,但是每個人,都想活下去。我相信看完這部電影的每個人,都會覺得,活著真好。 為什麼程勇賣藥的小麵包前,永遠排著長龍的隊伍? 因為每個月只花幾千塊錢,就能活下去,這就是希望。 每個人都在經歷不同的困難,但是很難有人與你感同身受,除非親身經歷。 雖然安慰和鼓勵看來很蒼白,但希望你們用心感受那一份真實挽留。 在你看來,安慰和鼓勵的話可能很蒼白。但生活不易,請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一定要好好活下去,頑強振作,重新出發,因為這個世界終究是美好的,只有活下去才能看得到。 大家加油! 文 | Jennifer 有刪改 圖 | 網路